推荐阅读

第十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展”开始征稿

主办单位: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截稿日期:2015-08-31

最高奖品:价值5000元人民币的奖品

投稿方式:网站上传 微信QQ

赛事题材:风光类 纪实类 手机类

2015年4月22日,第十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展”正式启动,面向海内外高校学子征集作品。本届影展主题:行走中国,精彩故事。与往届不同,本届的参赛作品将由网友在线公开投票进入初评,评委会公开进行最终评选。通过摄影专业人士、摄影爱好者、教师、学生等社会群体,为参展作品进行投票,以每位公众的视角,评选出最优秀、最具人气的作品。


“亚洲大学生摄影展”由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共同主办,自2006年首届影展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九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展”一直以青年的视角,用年轻的态度,通过镜头窥探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影展共收到来自包括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美国、加拿大、韩国、蒙古、日本、越南、尼泊尔、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阿联酋、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作品28000余件,评选出获奖作品324件。


本届影展作品征集时间为4月22日—8月31日,接受相机、手机拍摄的作品。参赛者可登录官方活动网站亚洲青年摄影网注册。手机类作品:请参赛者将作品发至活动官方微信公号:守候微光(zqbsyb)。


本届影展将评出一等奖2名:相机类、手机类各1名,奖励价值5000元人民币的奖品;二等奖6名:相机类、手机类各3名,奖励价值1000元人民币的奖品;三等奖10名:相机类、手机类各5名,奖励价值500元人民币的奖品;优秀奖20名:相机类、手机类各10名,奖励价值200元人民币的奖品。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由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和中国青年报社于2006年联合发起,2008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参加了影展。摄影展旨在弘扬源远流长的亚洲文化,传播亚洲各国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壮丽的地理面貌和新世纪亚洲青年的风采,增强亚洲各国大学生艺术与审美交流,展示亚洲文化的独特价值。


附征稿细则

1.参赛对象:
本次摄影展主要立足国内,面向亚洲,以国内高校学生为基础,同时欢迎各国大学生参加。

2.参赛方式:
本次大赛分相机、手机两类作品。参赛者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号提供作品。作品须注明题目、作者姓名、学校、手机号。每人可提交1-5张单幅照片。鼓励有创新意识的作品,严格限制经过ps的作品参赛。
(1)相机类作品:参赛者登录亚洲青年摄影网注册,在线提交参赛作品,系统将提示上传成功信息,活动工作人员将审核作品,符合要求的作品将尽快出现在作品展示页中,与本次活动无关或不符合要求的照片将被删除。
作品须原创作品,必须保留数码照片拍摄信息,否则视为无效。文件类型为JPEG,每幅作品经适当压缩,最大不超过500KB,图片长宽比例尽量维持4:3。获奖名单公布后,获奖者须尽快将本人真实有效信息、身份证影印件及获奖作品的最大尺寸原始数码照片发至大赛指定邮箱asia_photo@163.com,作为领奖的依据。
(2)手机类作品:参赛者将手机拍摄作品发至活动官方微信公号:守候微光。

3.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相机类、手机类各1名,颁发荣誉证书1本,获奖作品集1本,奖励价值5000元人民币的奖品;
二等奖6名:相机类、手机类各3名,各颁发荣誉证书1本,获奖作品集1本,奖励价值1000元人民币的奖品;
三等奖10名:相机类、手机类各5名,各颁发荣誉证书1本,获奖作品集1本,奖励价值500元人民币的奖品;
优秀奖20名:相机类、手机类各10名,各颁发荣誉证书1本,获奖作品集1本,奖励价值200元人民币的奖品。

4.参赛注意事项
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表现形式新颖,倡导不同风格、不同流派,有一定的视觉冲击。
作品内容丰富,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深挖和表现本届主题,具有较深层次的内涵和表现力。
(1)参展者必须拥有参展作品的著作权。参展作品须为本人作品且未经公开刊登发表,不得抄袭、拷贝、仿冒,评审后如被检举经主办方查证属实者,取消获奖资格。如已领奖项者,主办方将追回原奖项。
(3)获奖作品的版权(除署名权外)归大赛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有权将获奖作品不限次数使用于相关的公开展示、刊登、制作、广告、宣传及刊印等,不再向作者另付稿酬。任何第三方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或用于商业目的。
(4)参展作品涉及的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等引发的法律后果及责任均应由参展者本人承担,主办方不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法律后果,同时,因此而给主办方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利益损害的,主办方将有权向参展者追偿。
(5)凡参展者即视同承认上述所列各项规定。
(6)大赛主办方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