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分会

截稿日期:2009-12-31

最高奖品:佳能EOS-1D MARKIII

投稿方式:邮寄、上传或电邮

赛事题材:纪实类

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
 
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世界钢铁协会支持、中国贸促会冶金行业分会举办的“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将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北京举行。

大赛是为了宣传环保节能、绿色钢铁的文化理念而举办。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钢铁业颇具关注度的活动,大赛为相关企业宣传自身形象、提升国际知名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1.    参赛主题:
(1)钢铁与人
(2)钢铁与社会
(3)钢铁与科技    
(4)钢铁与未来
 
2. 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将从参赛作品中评审出120幅获奖作品,包括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优秀奖一百名、特别奖十二项。摄影大赛组委会将向获奖作者颁发“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获奖荣誉证书,获得特等奖的参赛者将由摄影大赛组委会安排出国摄影实践活动一次,参加冶金贸促会2010年4月组织的国际管材展参展团前往德国等欧洲国家访问(获得该奖项人员需符合出国人员各项审批条件),获得其它奖项的参赛者将分别获得佳能EOS-1D MARKIII、EOS-5D MARKII、EOS-50D数码相机及其它摄影器材等奖品。摄影大赛组委会还将邀请获得奖项的前十名参赛者参观2010年4月在北京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和“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获奖及优秀作品展览会”,并提供国内城市间火车往返交通费用和在京期间食宿费用。
 
3.展览地点:
(1)2009年10月11日在北京颐和园听鹂馆举办的“世界钢铁协会43届年会晚宴”上展出部分参赛摄影作品。届时将有400名世界钢铁巨头携夫人参加晚宴。
(2)2010年5月11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获奖及优秀作品展览会”将与“第十二届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同期举办。
 
4. 颁奖晚会
2010年5月10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颁奖晚会”将有中宣部、中国钢铁协会、中国贸促会以及相关领导到场。
 
 
“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活动说明
 
一、参与细则:
(一)、参赛者
1.      “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接受各界专业和业余摄影爱好者的个人或者团体的作品参赛。
2.      所有参赛者必须填写“参赛申请表”(见本说明最后一页,以下简称“参赛表”)。在填此表时,应提供能够证明职业状况的证明或者身份证件,如果参赛者没有受聘用的单位,请注明户口所在地和投送作品所在地,并且说明参加比赛使用的地址。以备区分参赛地区。
3.      在“参赛表”中填明个人资料和对参赛摄影作品的详细说明(使用的相机、光圈、速度、时间、地点、当时的感言、照片的命名),申请表还必须有参赛者的签名和参赛者授权的签名(合作作品、集体作品等要求)。通过网络上传参赛者必须提交网上电子签名。
4.      参赛作品与“参赛表”一并上传或邮寄到“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如通过邮递方式寄送,请在包裹上写明“不具有商业价值”以避免额外的收费和在海关的延误。
5.      获奖照片有可能在公布比赛结果时在媒体上发表。
6.      组委会享有免费使用参赛者作品的权力,可以重复使用这些图片进行与相关的出版、展览和相关活动,并在使用过程中尊重参赛者及版权拥有者的署名权。
7.      评选结果宣布后,组委会有权根据情况向获奖者索要能够满足本系统出版和展览质量要求的底片或幻灯片复制件或大数据量电子文件。
8.      参赛者应确保对参赛作品享有版权或已获得作品版权拥有者的同意提交作品参赛,参赛作品中涉及肖像权事宜由参赛者自负。若有第三方对图片中的人、建筑或其他事物提出权利方面的声明或不满,参赛者应对图片可能引发的法律事务负全部相关责任。
9.      参赛作品一律不退还。如果作品不能够入选,不另行通知。由于工作量过大,不周到之处,敬请谅解。
10. 不遵守参赛规则或不能满足参赛表格中条件的参赛作品将被视为不合格。
11. 比赛不收参赛费。
12. 在参赛规则和申请表上阐述的条款具有约束力。
 (二)、参赛作品要求:
1.    投稿作品应符合“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的基本要求,风格与体裁不限,创作时间不限,彩色与黑白均可。作品表现要积极向上。作品主要指导方向为四大主题:“钢铁与人、钢铁与社会、钢铁与科技、钢铁与未来”。体现钢铁的可回收性、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2.    谢绝提供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仅可做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不接受合成照片、多次曝光照片和用电脑技术人工修改制作的照片。(特别注明:只有“钢铁与未来”类项目的作品不受此限制)。
3.    系列摄影作品参赛提交:可以包括最少3张,最多5张照片的系列作品一套,每张都需要标记清晰分类代码、系列代码和顺序代码,必须是在比赛中首次发表的。或者没有在国家级摄影比赛中参赛获奖的作品。作为系列照片参赛的作品相同(相似)的照片,以及系列作品中的任何一张摄影作品都不能同时投送到不同类别的比赛项目中。
4.    组委会鼓励参赛者通过网络上传图片方式参赛,但比赛仍接受参赛者寄送的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幻灯片和照片光盘。数码照片文件的格式应为JPG。
5.    请将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幻灯片及数字照片光盘寄往组委会办公室(地址详见下文),邮资由参赛者承担。或登录网站通过网络上传参赛作品。
6.    参赛照片必须写有题目和要素齐全的文字说明(参赛者可以提供中文或者英文说明[选一],要求准确、简洁)。
7.    数码摄影:来源于数码器材拍摄的照片必须注明“SDC”字样(由数码相机拍摄)。
8.    参赛照片正面和正片框上不能标有参赛人的姓名或身份信息、照片标题和图片说明,但要写清分类编码和在申请表格上使用的照片序列号和分类代码。每张参赛照片将被组委会注册和重新编号。
9.    所有图片必须写清拍摄的国家、地点和时间。
10.“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评委会”的决定视为最终决定,不接受其它任何申诉。
11.获奖作品一旦发现并证实违背参赛要求,组委会将立即取消其获奖资格,并在媒体上公布,相关作品也将从活动的官方网站和展览中取消。
12.同一作者的入选作品数量不限制,获奖作品作者不重复。组委会将编辑出版《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集》作为本次活动的纪念册,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二、获奖作品及奖励
本次大赛将从参赛作品中评审出120幅获奖作品,包括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优秀奖一百名、特别奖十二项。摄影大赛组委会将向获奖作者颁发“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获奖荣誉证书,获得特等奖的参赛者将由摄影大赛组委会安排出国摄影实践活动一次,参加冶金贸促会2010年4月组织的国际管材展参展团前往德国等欧洲国家访问(获得该奖项人员需符合出国人员各项审批条件),获得其它奖项的参赛者将分别获得佳能EOS-1D MARKIII、EOS-5D MARKII、EOS-50D数码相机及其它摄影器材等奖品。摄影大赛组委会还将邀请获得奖项的前十名参赛者参观2010年4月在北京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和“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获奖及优秀作品展览会”,并提供国内城市间火车往返交通费用和在京期间食宿费用。
三、获奖通知方式
“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评委会”将于2010年4月初在北京进行最后裁定,并于评选结束后举行发布会,宣布比赛结果,比赛获奖作品名单将同时在网站上以中、英文两种文字予以发布。组委会将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通知获奖人。比赛结果公布后,组委会将向所有获奖者发出对他们参赛的答谢,以及完整的获奖作品名单。
四、截稿日期
2009年12月31日24时,以收到作品为准。
五、投稿要求
1、作者必须在“中国联合钢铁网5188.custeel.com”上注册,并按要求填写真实的个人信息,主办方保证不公开和不泄露参展者资料。
2、在线提交的摄影作品为JPG文件格式,文件不大于500KB,长边不低于600像素。作者必须保留原始数码照片拍摄信息(EXIF),文件大小不低于2M,长边不低于2800像素。如果作品入围,作者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向组委会提供含拍摄信息(EXIF)的原始数码照片,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3、在线提交参展作品后,活动工作人员将初步审核作品,符合本规程要求的作品将放置于活动网站的作品展示页中。
4、纸质摄影投稿:纸质数量不限,照片一律放大至10英寸(长边尺寸),异形片每幅面积不超过80平方英寸。
5、建议数码相机请使用RAW无损压缩格式拍摄,投稿时请务必将作品原始电子文件和调整后的电子文件刻成光盘一并附寄(底片拍摄扫描刻盘),用于影像鉴定,举办展览等。
6、每幅作品的标题请注在正面下方,背后须粘帖 《“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参赛申请表》,并如实填定参展作者真实姓名及每项内容,要求字迹工整、清楚,主办方保证不公开或泄露参展者个人详细资料。
六、拍摄指南
摄影作品拍摄方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之一充分表达主题内涵:
1.钢铁与人、2.钢铁与社会、3.钢铁与科技、4.钢铁与未来
七、联系方法及投稿要求
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后楼112室
邮    编:100711
网络上传方式参赛者请自2009年10月10日起登录“2009魅力钢铁摄影大赛”官方网站:(Http://5188.custeel.com),并按照网页上的引导步骤注册、填写表格和提交作品。
网上分类投稿:钢铁与人     5188a@custeel.com
钢铁与社会   5188b@custeel.com
钢铁与科技   5188c@custeel.com
钢铁与未来   5188d@custeel.com
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法:
电话:010-65271275、65278906、65279626      传真:010-65256465
联系人:陈畅、吴骁、章凌云            E-mail:5188@custeel.com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分会
                             二○○九年八月五日